早晨,走在上班的路上,看着树叶凋零,已知深秋已至,寒冬将至。等过几天,天再冷一些,在公司就可以开空调了,内心也不惧怕寒冬了。也许是这几天小编晚上回去在听《明朝那些事》,思绪又飞到了古代,我们古人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?小编在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,我们智慧的古人虽然没有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,但也是有妙招的,一起来看一下。
我国是最早用煤的国家,用煤生火取暖是古代最普遍的方式。
但是,古人取暖也分三六九等,不同阶层的人家用煤炭来取火的方式那必然是不同的。
温室殿
在汉代,皇宫中设有温室殿
花椒捣碎成泥,涂在墙壁上制成保温层,
再挂上壁毯,设火齐屏风,
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
这就是所谓的“椒房殿”
火墙
皇宫供暖是古时宫廷建筑师们必须考虑的问题
有一种方法很像现代的暖气
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“夹墙”,俗称“火墙”
外阻高内阻低(热阻),通热入墙取暖
熏炉
看宫廷古装剧时
都能看到大宅屋子进门处回放一个鼎状的东西
那就是熏炉
熏炉又被称为“暖炉”、“红炉”
类似于我们现在室内烤火的炭炉
利用炭热来散热
古代“暖手宝”——手炉
炉子里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
炉外包裹缝制精美的布罩
可放在袖或捧在手上
又被称为“暖手炉”或“火笼”
看过《甄嬛传》的都知道~
普通人的冬天
当然,这些都是上层阶级的生活
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
就只能简单粗暴一点了
拿个火盆生点火一家人围在一起取取暖
看着火炉就想起小时候家里没有空调,和弟弟一起守着煤炉烤手的情景了,虽然现在都用中央空调了,温度也可以随便开,但还感觉没有之前的煤炉暖和。
|